Skip to content
茶传媒茶传媒
茶传媒
–中国茶领域第一原创媒体
  • 首页
  • 专访
  • 行业
  • 展会
  • 活动
  • 课程
搜索
  • 首页
  • 专访
  • 行业
  • 展会
  • 活动
  • 课程

穿汉服舞雅乐,她在北京建立了一个基地复兴华夏文化

6月262017

乐曲渐起,风吹仙袂。

一袭白衣,身影流动。

水袖翻飞,抽出五尺余长。

旋转,甩袖,扭腰,下摆,动作一气呵成。

乐终,霓裳舞罢。

汉服、古乐、茶道、香文化……

一群人,正在将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上古之乐、乡饮酒礼复归于今。

领舞的白衣曼妙女子,若仙若灵,款款而来。

她叫刘怡灵。

她很年轻,却建立了一个凝聚无数古人智慧的华夏文化基地。

书香门第  阅尽天下书

“桃花尽日随流水,江月何年初照人。”

桃花江位于湘中偏北,发源于雪峰山余脉。

这里留下许多人文传说,更是盛产美女的地方。

刘怡灵出生在这里。

她长于书香门第,爷爷上过私塾是老师,爸爸也是老师。

妈妈是岳飞家族的后代,她从小教育刘怡灵。

“做人要行得正、做的直,不能辱没祖宗的名声,不能做违背天地良心的事。”

刘怡灵的外婆是当地有名的花旦,唱乡居花鼓戏。

这让很小的她对戏曲很着迷。

五六岁,她爱上民族舞。

家里最大的房间是书房。

这个空间所容纳的书,比当地图书馆的书都多。

小时候,爷爷、奶奶写毛笔字,写唐诗三百首,给刘怡灵讲历史故事、三字经。

刘怡灵三岁背诗。

她读历史、人文,喜欢传统名著,阅读量很大。

从小采茶 茶是生活

刘怡灵的家乡属益阳,那里流行喝黑茶。

当地家家制茶:采茶、揉捻,用火熏,把姜放进茶,再放入芝麻、豆子。

而一到夏天,家家户户都喝“擂茶”。

擂茶,是桃江的家乡茶。

正宗的桃江擂茶是用桃江绿茶、芝麻、花生、炒米、白糖制作而成。

“那是用一个外表细棉条纹的擂钵,先把茶叶擂烂,在里面把花生擂碎,再放一些绿豆、白糖,擂匀后放些水。”

刘怡灵回忆道。

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载体。

在桃江,家家户户都喝茶。

邻居走动,吃完饭,主人待客,都会奉茶。

桃江是楠竹之乡,茶山处处是竹子。

刘怡灵印象深刻的是,学校每年组织的采茶活动。

她早上五点起床,爬到山顶,提个小竹筐。

同学们玩闹着比谁采茶多。

但更多时候,常常是采茶的手都磨成了茧子。

这段经历,也让刘怡灵明白采茶的艰辛。

从汉服到雅乐 寻找汉文化

2005年,刘怡灵离开家乡,来北京大学读书。

她做义工,学习昆曲,参加传统文化的活动。

但她发现自己尤其喜欢汉服。

她买布料、找人做好,穿着汉服和朋友一起去踏青。

大家席地而坐,抚琴,燃檀香。

铮铮的琴,袅袅的烟,幽幽的香,在泠泠七弦上溶出一种空灵氛围。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在超凡脱俗的沉静中,刘怡灵若有所思。

她要把汉服和舞蹈相结合。

她在传统音乐舞蹈中找到了中正典雅的音乐,即中国雅乐。

她用舞者的身份去传达自己内心的某种欣喜。

2009年,刘怡灵在清华大学上班。

她利用业余时间,研究传统乐舞。

机缘巧合,她结识了中国音乐学院的赵越老师,中国戏曲学院的研究生蔼屏,研究汉服的高静老师,当时还在中国戏曲学院读研究生的姬超。

2012年,共同的爱好和兴趣让大家一拍即合,他们组成了一个五人团队。

这就是华夏乐府的雏形。

编排雅乐 创立华夏乐府

2014年,华夏乐府正式成立。

刘怡灵从小看外婆表演花鼓戏,又有多年民族舞蹈的学习经历。

她参与雅乐舞蹈编排,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她说,“动作若要行云流水,首先要打通气息。要学会身体调节能力,学会协调而优美的身型,学会随音乐起舞而保持优雅的能力。”

雅乐,这曾经是中国古人核心阶层自身进行学习与传承的文化。

放到今天,刘怡灵想让每个人都体验到它的价值。

刘怡灵认为,乐舞是情绪的一种表达 。

掌握这种舞蹈并不难,人人都可以学。

“比如你在动作编排中,一个动作、 一个眼神,说一个场景大家就明白了。”

刘怡灵顺势比划一个“美人照镜”的动作。

在她心中,舞蹈,是身体情绪的自然表达。

做到身心合一的动作,就是好的舞蹈。

舞蹈更能让人变的柔软。

多年跳舞,让眼前的刘怡灵亲切、可人。

华夏乐府发展至今,目前演出团演员50个,合作体系有100多人,演出近千场。

它负责孔府庙祭孔大典舞编排,为企业、高等院校、文化部等机构做演出。

研习、传承、复原着中国传统乐舞文化。

►雅乐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宫廷音乐,其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

复兴汉文化 让人落叶归根

刘怡灵早上喝岩茶、龙井,下午喝普洱、老白茶。

天秤座的她善于平衡,也善于思考。

她最终想通,自己想做的事是华夏文化的复兴。

而单纯一个表演机构、几身汉服,是不能撑得起整个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体系。

伴随着这种深沉的思考,华夏乐府逐步引入吸纳茶道、香学、花道、书法、传统乐器、雅集、服装设计、礼仪、中医、武术……

最终,华夏乐府演变成如今的四层楼高、矗立在北京三环附近的一栋华夏文化传播基地。

其包罗万象。

华夏文化传播基地由华夏乐府、赵越工作室、倚山堂孔子茶道院、慧通香学研究院、韩祎随花舍插花工作室、二十四节气文化传媒、北京汉礼源文化中心、如梦霓裳汉服工作室、古典新风尚传统摄影工作室以及朝阳区挚爱培训学校等机构联合发起。

而它还在壮大中……

说起华夏文化基地的源头,刘怡灵问自己一个问题,自己信仰什么?

——信仰天地人,信仰自然和谐,信仰我们的老祖宗。

而把这种文化散播到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哪怕再小。

是刘怡灵目前最愿意做的事。

多年前,刘怡灵去日本、韩国考察。

她说在国外的乡野山村,居然见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她认为对传统文化,每个民族,都该显示出应有的自信。尤其是中国。

她的理想,是在中国的小乡镇、小山村……

都有一个传播传统文化的公共空间。

”家长可以带着小孩子看书,学习传统文化,感受茶花香,感受山清水秀的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让孩子接受人文美学的素养。”

刘怡灵动情的说。

文化的问题,不是换了房子就可以解决。

乡村,不可以没有学校,不能缺乏美和文化的教育。

华夏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我们每个人都要寻回自己的根脉。

 “美育代宗教”  走进了社区

生活里,朋友们眼中的刘怡灵很安静。

她做好的食物旁,总要有一朵花、一份水果,和着墙上一幅画,自然就生出了意境。

“我们中国人的审美是很高的。中国的每个普通的家庭,要真正坐下来,聊聊天,插插花,喝喝茶。”

这是刘怡灵对一个家的构想。

采访持续了三个多小时,而还有两个小时,这里也即将迎来一场盛大的社区文艺活动。

这场活动是华夏文化传播基地走进北京西坝河社区的一场雅乐演出。

这场活动针对的就是每个普通的中国家庭。

刘怡灵关注孩子,她想开启一颗智慧的种子。

而家是一颗种子培植的土壤。

她把这场活动看成一次美学传统文化的教育。

“教育能帮助每个人在心中形成一把尺。你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刘怡灵浸染传统文化十几年。针对基地中孩子的教育,她曾向自己的爷爷奶奶寻求建议,也结合自己多年的成长,对国学体系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教育回归的本质,首先是该怎么做人,其次才是一个人该怎样好的生活 。”

►采访后记:

一百年前,蔡元培提出“美育代宗教”的概念。

一百年后,刘怡灵和她的团队在践行着这一概念。

从汉服骨灰级发烧友蜕变成今天华夏文化传播基地的发起人。

只不过十年。

遥想2008年,大学生刘怡灵还一心想着给汉服申遗。

到如今,她走进社会,践行着如何复兴汉文化的大课题。

而她不过30岁。

她说自己是一步步,“莫名其妙”的做了这件事。

以后的路,怎么走?

“有可为即作为,而若有安排,当抽身而退,一切自然发生。”

刘怡灵淡然的说。

►个人简介:

刘怡灵,华夏文化传播基地总负责人。

致力于传统礼乐舞的传承与复原,华夏乐府创始人,杂志《华夏衣冠》《才子佳人》创始人。

策划《春江花月夜》、《韩熙载夜宴图》、《礼仪之邦》、《鹊桥仙影》等传统礼乐演出,并多次负责北京孔庙组织的文化活动礼仪版块。

Category: 专访2017年06月26日

相关推荐

为啥这么多小孩开始学茶?青少年茶艺教育专家霍艳平有话说
2019年01月18日
“茶席魔法师”江昭慧,她把大自然搬入了一方茶席
2018年12月13日
“百花教授”常定华,她插的花是中国画,画出了生活下的生活
2018年11月28日
“冰岛王子”高明磊: 冰岛茶是我的美学进阶课
2018年11月16日
草木集总策划李辉:我们对天下的承担,就是真实无伪
2018年11月05日
可实操的台湾生活美学是这样 台湾中华茶联答茶小仙18问
2018年09月14日
栏目
  • 2018北京国际茶业展
  • 专访
  • 匠人
  • 展会
  • 文艺
  • 新中式
  • 未分类
  • 活动
  • 茶人
  • 行业
  • 观点
  • 视频
  • 课程
按时间查找
  • 2019年八月
  • 2019年七月
  • 2019年六月
  • 2019年五月
  • 2019年四月
  • 2019年三月
  • 2019年二月
  • 2019年一月
  • 2018年十二月
  • 2018年十一月
  • 2018年十月
  • 2018年九月
  • 2018年八月
  • 2018年七月
  • 2018年六月
  • 2018年五月
  • 2018年四月
  • 2018年三月
  • 2018年二月
  • 2018年一月
  • 2017年十二月
  • 2017年十一月
  • 2017年十月
  • 2017年九月
  • 2017年八月
  • 2017年七月
  • 2017年六月
  • 2017年五月
  • 2017年四月
  • 2017年三月
  • 2017年二月
用户留言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北京温暖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15901382901
    邮件:bd@chachuanmei.com
    合作伙伴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老舍茶馆
    华夏文化传播基地
    北京茶品牌研究院
    正山堂书画院
    北京茶业企业商会
    北京茶友会
    鸟巢·茶空间
    湖南卫视茶频道
    二十四节气馆
    Copyright 2017 茶传媒 TeaMedia 京ICP备17016048号
    • 关于茶传媒
    • 广告合作
    • 投稿须知
    • 茶人求报道
    • 友情链接
    • 登录
    底部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