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茶传媒茶传媒
茶传媒
–中国茶领域第一原创媒体
  • 首页
  • 专访
  • 行业
  • 展会
  • 活动
  • 课程
搜索
  • 首页
  • 专访
  • 行业
  • 展会
  • 活动
  • 课程

六宫粉黛无颜色!乾隆爷爱茶竟爱得这样狠

8月172017

乾隆爷,会吃会玩会享受。

他25岁登基称帝,掌权近60年,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最长的皇帝之一。

他擅养生,活出了89岁高龄;

他酷爱诗赋,一生作诗4万余首,力压《全唐诗》中的2000诗人;

他更通晓茶道,将品茗饮茶奉为人生第一雅事。

1796年正月,做了整整60年皇帝的乾隆打算禅位给皇太子永琰,大臣拍他马屁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啊!”乾隆举起手中茶碗回应道:“君不可一日无茶啊!”

他的存在,充分证实了皇帝这个职业的前途性。

独创测水方法:轻者为佳

某日,乾隆和王公大臣们在避暑山庄烟雨楼赏景,吩咐侍从赐茶。

侍从们捧着精致的粉彩盖碗上茶,楼上顿时茶香四溢。

►粉彩开光乾隆御题诗《雨中煮茶图》

乾隆问:“尔等可知此茶何名?”

众臣摇首不知。

乾隆说:“此茶是福建建宁所产大龙团茶。”

又问:“卿等可知泡此茶的是何处之水?”

众臣亦不知。

乾隆说:“这是承德伊逊河上游之水。”

深谙“茶佳还得泉水好”的乾隆爷,以“水以轻者为上”为原则。甚至,还为此发明了一个鉴水的方式——用银制小方斗称量水的重量,以轻者为佳,重者为次。这种方法可以轻而易举地评定各地之水的名尔座次。

►镇江冷泉

所称的水中,北京香山玉泉山为一两,因此被定为天下第一泉。镇江的冷泉为“天下第二泉”,无锡的惠泉为“天下第三泉”。此种测水法令人惊叹,也足以证明乾隆皇帝对饮茶每一个细节的专注。

►北京玉泉山泉

“(玉泉山、伊逊河)都是一两;济南珍珠泉重一西二厘;镇江金山泉重一两三厘;惠山、虎跑泉都比伊逊水重四厘。象虎丘和香山碧云寺之水则比伊逊水重一分。”

这三大名泉,在乾隆的一生中,始终被选为进奉御前的烹茶用水。乾隆对水何等挑剔,足以见得。

亲自DIY三清茶

乾隆皇帝喜好饮茶 ,为了满足皇上的需求,宫中各类贡茶数量众多,种类也甚为齐全。

清宫内设有专门的茶库,每年内务府都会根据皇帝的喜好,收存进贡名茶几十种,多者能达百瓶。

据档案记载:乾隆时,地方官员例进各类名茶:碧螺春、银针茶、梅片茶、珠兰茶、莲心茶、花香茶、郑宅芽茶、仙茶、片茶、观音茶、菱角茶、名山茶、茶砖、锅焙茶……种类繁多。

宫中既有茶库,也设有御茶膳房、皇后茶房等。贡茶除供皇帝与后妃饮用外,还常常赐予皇室子孙、重臣。

他不仅品赏和收集各类进贡的名茶,而且自创“三清茶”。

什么是“三清茶”呢?三清茶以龙井贡茶为主料,佐以清高幽香的梅花、清醇莹润的松子、清雅芳香的佛手,三样清品,合称“三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此茶为乾隆所创,作为皇帝,在茶中加了梅花、松子、佛手这三样清品,招待大臣,有着吉祥的寓意:

梅花寓一种精神,象征五福;松柏四季常青,凌寒不凋,寓意长寿;佛手谐音则为福寿。

其调制方法是,以龙井茶为底,将佛手丝投入瓷壶,冲入沸水,投入龙井茶,然后冲水至满壶,再用银匙将松子仁、梅花盛到盖碗中,最后把泡好的茶汤冲入盖碗,即成“三清茶”。

乾隆皇帝认为,品尝三清茶,最好是在轻雪漫飞的冬日。因为梅与雪,都是大自然在冬季所创造的美好现象,于是风流天子品尝梅花的时候,也一定要以雪水与之相伴。以上三种物品皆属清雅之物,以之瀹(yuè)茶,具幽香。

“三清茶”迥异于人们观念中的茶,饱含浪漫色彩和文人的情趣,乾隆至道光百余年间,清帝一直沿袭此茶宴。

三清茶·乾隆冰窨小春御题

以雪水沃梅花、松实、佛手,啜之,名曰三清。

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

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

烹以折脚铛,沃之承筐雪。

火候辩鱼蟹,鼎烟迭生灭。

越瓯泼仙乳,毡庐适禅悦。

五蕴净大半,可悟不可说。

馥馥兜罗递,活活云浆澈。

偓佺遗可餐,林逋赏时别。

懒举赵州案,颇笑玉川谲。

寒宵听行漏,古月看悬玦。

软饱趁几余,敲吟兴无竭。

私人订制“三清茶碗”

乾隆皇帝发明“三清茶”之后,十分喜爱,他认为梅花、松实、佛手,皆属清雅之物,以之瀹茶,具幽香,更具君子雅致。

“三清茶”是乾隆皇帝的最爱,每次举行宫廷宴会时,都会召群臣联句吟咏,参加者多为词臣,如大学士、九卿及内廷翰林,优胜者,皇帝将以其私人订制的“三清茶碗”作为赏赐。

► 清乾隆·瓷制三清茶碗

所谓三清茶碗,就是把吟咏的诗句抄录在茶碗上,大臣们以得到如此赏赐为极大的恩遇和殊荣。

三清茶具是乾隆朝皇室定制的茶具,品种包括陶瓷、漆器、玉器等,三清茶瓷具以青花、矾红釉为多见。

► 清乾隆·青玉制三清茶碗

​镇江博物馆就藏有乾隆御制的青花三清茶诗碗,矾红鲜明亮丽,青花淡雅纯正。两碗均高5.4厘米、口径10.7厘米、底径4.8厘米;敞口,深腹,圈足,内有“大清乾隆年制”篆书官窑款;内外口沿下及外近底部为如意纹;内底心圆形开光,内饰折枝的松、梅、佛手各一株。

►清乾隆·剔红三清茶碗底托

除了烧制瓷制三清茶碗,乾隆皇帝还将此样付诸到了多种质地上,比如制作了玉碗和漆碗。三清茶碗从设计、装饰到使用,甚至在寓意上,都可谓将乾隆皇帝饮茶的“讲究”体现到了极致。

改宫廷酒宴为“茶宴”

除了自得其乐喝茶做茶,乾隆皇帝还将流行于康、雍两朝的“文宴”改良成了“茶宴”。

所谓文宴,是宫廷饮酒作诗的一种娱乐活动。但不是所有的文人雅士都与诗仙李白一样,有酒便有诗,不少与会雅士因不胜酒力而中途离席,许多时候无法完成皇帝大boss交代的赋诗、联句等“任务”。据《康熙起居注》记载,群臣奉诏“畅饮”,结果“有沾醉者”由“内官扶掖而出”。

又据《雍正朝起居注册》,内侍传谕:“诸臣毋得过拘礼节,能饮者不必限以三爵”。可见,康雍两朝文宴之醉者或不可胜数也。

►康熙、雍正起居注

乾隆皇帝发现此前文宴的“弊病”后,为抒诗兴、抚忠良、定国是、尊斯文,遂决定于乾隆八年(1743年),将酒宴改为茶宴,以茶代酒,对律诗、联绝句,畅聊国之大事小情。

乾隆十年(1745年)以后,“茶宴”作为宫廷宴会的范本,正式成为定制。

乾隆皇帝在重华宫举行茶宴,豪华隆重,极为讲究。

一生创作茶诗近300首

要想讨得乾隆的一杯茶喝,必须得有深厚的文学造诣。茶宴所做联句诗, 小从时令,大到政治事件, 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譬如:乾隆十年(1745年)立春后一日召大学士内廷翰林重华宫赐宴联句:

重华予旧邸,嘉宴此同堂,应律三阳泰。(御制句)

迎年百福穰,词臣咸珥笔,圣主正垂裳,六出霏花早(臣张廷玉)。

千畦宿麦芳,土牛徵令典,綵燕试新装,仙木雕楹丽(臣汪由敦)。

华幡绣带飏,流澌分绮谷,积素耀珪璋,梅萼犹含绿(臣刘统勋)。

……

此外,乾隆皇帝自己的咏茶诗也是不胜枚举。这些咏茶诗内容生动,真实反映了当时茶农生活及农业发展。诗中可见乾隆皇帝注重民生,鼓励发展农桑,保护耕地,重视茶叶种植业、茶学的发展,在清朝的全盛时期康乾盛世,算得是一位明君了。

►乾隆御用旅行茶具套装

在让位给嘉庆,自己退居为“太上皇”后,乾隆依然嗜茶如命,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焙茶坞”,每日悠闲品茶。他在世八十九年,为中国历代皇帝中的寿魁,其高寿与终年饮茶的习惯不无关系。

►弘历南巡图

乾隆爷,他生逢清朝最隆盛的时代,登基顺利,人民顺服,国土辽阔。

他活的好且长,也活得特别有成就感。

他身体素质好,骑马、射箭、围猎、摔跤,他是出名的旅行家,六次南巡,四次东巡……

他从来不忘犒劳自己,不但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权势和最丰厚的财富,也拥有世界上最敏感的味蕾和最挑剔的眼睛。

他改宫廷酒宴为茶宴,发明“三清茶”,在大雪天品茶,他做茶诗,还定制“三清茶碗”赏赐会做茶诗的大臣……

他在位的60年,极大带动了各类与茶有关行业的发展,景德镇的制瓷业、宜兴的紫砂业、南方的种茶业、制茶业……

►被乾隆盖满印章的字画

在没有微博,没有微信,没有B站的年代,乾隆在几乎所有赵孟頫和王羲之的字画书法上,都会发一波弹幕,成为名副其实的弹幕鼻祖。

乾隆的存在,充分证明皇帝这个职业的前途性。

他一生的每分每秒都不曾虚度,他是清朝最闪亮的生活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Category: 文艺2017年08月17日

相关推荐

以茶入菜!喝茶是享受,“吃”茶更是人间清福呀
2019年08月15日
今日七夕,三杯茶,饮下一生的守候
2019年08月07日
《长安十二时辰》告诉你,为什么唐朝人吃茶不是喝茶
2019年08月04日
今日大暑,跟着没有空调的古人学消暑
2019年07月24日
禅茶一味,这么多茶名字藏着佛寺的香火气
2019年07月23日
在一方夏日茶席,轻盈捕捉四时变换
2019年06月20日
栏目
  • 2018北京国际茶业展
  • 专访
  • 匠人
  • 展会
  • 文艺
  • 新中式
  • 未分类
  • 活动
  • 茶人
  • 行业
  • 观点
  • 视频
  • 课程
按时间查找
  • 2019年8月
  • 2019年7月
  • 2019年6月
  • 2019年5月
  • 2019年4月
  • 2019年3月
  • 2019年2月
  • 2019年1月
  • 2018年12月
  • 2018年11月
  • 2018年10月
  • 2018年9月
  • 2018年8月
  • 2018年7月
  • 2018年6月
  • 2018年5月
  • 2018年4月
  • 2018年3月
  • 2018年2月
  • 2018年1月
  • 2017年12月
  • 2017年11月
  • 2017年10月
  • 2017年9月
  • 2017年8月
  • 2017年7月
  • 2017年6月
  • 2017年5月
  • 2017年4月
  • 2017年3月
  • 2017年2月
用户留言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北京温暖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15901382901
    邮件:bd@chachuanmei.com
    合作伙伴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老舍茶馆
    华夏文化传播基地
    北京茶品牌研究院
    正山堂书画院
    北京茶业企业商会
    北京茶友会
    鸟巢·茶空间
    湖南卫视茶频道
    二十四节气馆
    Copyright 2017 茶传媒 TeaMedia 京ICP备17016048号
    • 关于茶传媒
    • 广告合作
    • 投稿须知
    • 茶人求报道
    • 友情链接
    • 登录
    底部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