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茶传媒茶传媒
茶传媒
–中国茶领域第一原创媒体
  • 首页
  • 专访
  • 行业
  • 展会
  • 活动
  • 课程
搜索
  • 首页
  • 专访
  • 行业
  • 展会
  • 活动
  • 课程

大导演诺兰的这部电影,深刻绘出30万英国士兵喝茶的群体肖像

3月222018

​茶。六碗通仙灵,七碗喝不得。

在这个层面,是艺术创作的圣地。

这次,我们去看看一个英国人——重度的茶瘾者,是怎样扎进茶之精神的浩瀚海洋。

他就是英国著名大导演诺兰。

他兜里随时都揣着茶包,他的助理随时带着茶壶。

他讲的,不是《唐顿庄园》里贵妇少爷的下午茶,而是一部《敦刻尔克》里,30万(从战场上)逃跑的英国士兵喝茶的群体肖像。

►这部历史上很有名气的“战役”,不由的让人想起中国版的《四渡赤水》

最贵的茶镜头——茶隐喻拯救

当时钟敲响四下,世上一切瞬间为茶而停了。——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有从前复杂繁琐的烧脑。《敦刻尔克》是导演诺兰一部严谨极简的作品。

——

从电影配乐师汉斯·季默、剪辑师李·史密斯、摄影师伊特·范·霍特玛、一直查到艺术指导南森·克罗利 ,全都是业界大神。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演员里有一位奥斯卡奖获得者:马克·里朗斯,两位奥斯卡奖提名者:汤姆·哈迪和肯尼思·布拉纳 。

拍摄时动用1500名临时演员,一辆吊车和一架喷火式战斗机。

以及坚持用15/70毫米IMAX胶片以及超宽银幕(Super Panavision)65毫米胶片。

……

但最后,整部影片呈现仅107分钟。

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主角,真正实现了“用最贵的演员,露最少的脸”。(《诺兰哈迪传》)

但在参演镜头前的飞机大炮,我们会反复发现茶。

►从冰冷的海水中被救出的英国士兵,反复被问到的是“来杯茶吗?”

►每个士兵抱着装满红茶的茶杯(是的,它的颜色是红的,绝对的红茶)

►亮色的不锈钢杯,让中国观众们完全意识不到装在里面的这就是自家茶

►在火车上的一对不锈钢杯,把从战场上逃跑的士兵,从羞愧疑惑转化为惊喜的心理状态,刻画的细腻传神。

这部电影属于PG级别(就是孩子在你陪同下也可以看)。

一方面,漫长的等候,茫茫的大海,默片风格,时常进入“倒数”的情节设置,会让人即时进入战争的紧张状态。

而另一方面,没有一滴血的镜头语言处理,却让“茶”来回穿插跳跃,隐喻着某种失败痛苦后的被拯救。

没有大人物的历史片——茶是解构

纵观这部历史题材的电影,不仅没有出现希特勒、丘吉尔与戴高乐,就连一张具体的德国军人的脸都没有。

片中有的,是德国飞机,德国子弹,以及德国军人影影绰绰的群像。

他们潜伏于影片的角落,时时刻刻,如同潮水,成为致命的威胁。

于此呼应,海岸上是英法士兵,他们遥望北方的英国,做着跨海、“逃离”战场、回家的群像历史动作。

一段原本盛大华丽带着某种戏剧甚或悬疑的历史,在诺兰的处理下,变得极为个体。

人群中那些慌乱与不安。

英国老爷子神一般的冷静。

火车上两个士兵的失落与惊喜。

整部电影,几乎充满了真实小人物的情绪。

说说英国老爷子这个桥段。

关键词:海上,一天,四人。

►据说这个老爷子在历史上确有真人,他是泰坦尼克号的二副,真名查尔斯·莱托勒。

一开始,在海上,老爷子驾着自家的小船,就跟郊游似的。

但却是战火纷飞,他带着儿子和小帮手,私自出航,去营救士兵。

于是就遇到一艘被击沉的英军战舰。

战舰的一小部分露出水面,上面坐着英国“懦夫”士兵(是和诺兰连续合作过五次的基里安·墨菲呀)。

►被刚刚救上来的“懦夫”,躲在渔民的渔船上瑟瑟发抖。

►而当他看见那杯端来的红茶,却并没有喝下去,反而将杯子打翻。

►但是最后,他喝了

有刻薄的嘴说,敦刻尔克其实是拯救鸡贼决策的一次更为鸡贼的无奈之举。

而诺兰用茶,却和大家讨论了“战争中,每个个体的情绪与命运”。

他大概想让我们相信:

“在铺天盖地的事件及宏伟如大海之前,渺小个体的恐惧与无助,那是难免的;但某些高贵的勇敢瞬间,某些渺小个体的选择(比如老爷子那动人的坚持),可以有多伟大;而这一切渺小个体的牺牲,到最后,可能都会是值得的”。

大导演诺兰——重度茶瘾患者

►片场这个你,还是我们从前认识的那个狮子男克里斯托弗·诺兰吗?

——曾经的你,打乱所有叙事结构,穿插不同时空段落,形成诺式解构奇观电影。比如《记忆碎片》。

——轮回式,碎片式,揭秘式叙事手法,不断把我们一步步往坑里带。比如《蝙蝠侠:黑暗骑士》。

——然后再利用梦境,分割不同时空,回旋上升,时间被你的梦境重新定义。比如《盗梦空间》。

……

比如《星际穿越》(2014)。

溃兵上船后该做些什么呢?是拥抱是痛苦是哭泣是反思……

诺兰的处理,是抹着果酱的吐司,是宽慰人心的茶。

诺兰对茶的处理,似乎成为这部电影的逻辑转折点,构成了整个故事形式上的结构,包括电影在后期的情感表达出口。

而对茶的细节加重处理,源于诺兰对茶的真爱。

这位天才大导演其实是个 “重度茶瘾患者”。

《纽约时报》曾经这样报道过诺兰的 “茶瘾”。

他兜里随时都揣着 Earl Grey 的茶包,他的黑牙不是因为抽烟,而是喝茶造成的,他的助理 Andy 简直就是行走的茶壶,甚至能在冰山上给他煮茶。

►拍摄现场处处可见茶

真实历史——一杯茶等同一封家书

►真实照片:《敦刻尔克》再现了历史上的真实场景:战争结束后,两名士兵在抵达英国后享受拿到的食物与茶点

导演再好,《敦刻尔克》依然是一部争议性很大的片子。

而与其说是针对电影,倒不如说是人们精通于对历史事件的评判能力和对曾过往发生的放不下。

二战期间,德军开始对伦敦进行轰炸。

若追忆这段历史,聪明的你,也会细碎的发现,茶叶的供给在这场战争中的地位。

当时,伦敦政府将储备的茶叶运出伦敦躲避轰炸。在全国实行茶叶配给制,即一个人每周分配到 1 盎司茶叶,大约可以冲泡 12 杯茶左右。

对前线战场的茶叶供给也从未间断。

伦敦政府意识到,对于士兵来说,一杯热乎乎的茶等同于一封家人的来信 ,而只有这些,战士们才有动力。

也有历史记载,1944年6月13日,在法国,一个英国装甲中队因为停下来喝茶而被摧毁。

为了保证前线英国士兵,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喝上热乎的茶。

二战后,英国政府在所有坦克中都安置了一个叫做 “Boiling vessel” 的煮茶器,以此用于满足士兵在坦克内喝茶的需要。

时至今日,大多英国陆军的装甲车辆上仍然配有这些煮茶器。

►真实照片:敦刻尔克战争,英国政府真正做到了船上有茶,岸边也有茶

后记

《敦刻尔克》是诺兰第一次以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战争片。

茶的出场,是对当时历史的真实再现。

在丘吉尔一段成功的讲话后,这位堪称嘴炮界不灭的丰碑,也定义出敦刻尔克的“价值”。

正如,现在大多数我们所理解的:

战略战术上,敦刻尔克是失败的撤退; 

而国家层面上,敦刻尔克却成功凝聚了一个国家全部力量,上至国家军队,中至人民群体,下至每一个人! 

但或许这不止是诺兰的表达。

20年前读《傅雷家书》,有过一段会让人目不忘的摘录:

“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

这曾是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处世态度,是人类进程中可遇见的优秀品质,也或许,是茶的气质。

中国茶的对外输出,让英国的男人向世界兑换出绅士气质,让女人们在矜持与洒脱中找到了平衡。

即使身陷危难,一次舆论,一场战争,关乎国家命运,历史走向。

最迷人的性感,依然是人。

►世间所有的大事,大概都敌不过你平日喝过的那杯茶

【图片来自各大视频网站截图,在此鸣谢】

 

Category: 观点2018年03月22日

相关推荐

穿这样的衣服喝茶!Ins全宇宙的茶歇裙登陆中国,英国王室都爱的Tea Dress
2018年06月08日
茶对肿瘤有什么作用?爱尔兰和中国的两位Tea lady告诉你
2018年03月12日
这些年,茶是如何被编剧导演们“利用”的?细思极恐
2018年03月12日
情人节大实话:茶友的10种财务自由,你在哪个阶段?
2018年02月14日
真奇怪,90后为啥比80后更爱喝茶?
2017年12月22日
《楚乔传》大结局,拍续集时该和宋徽宗去学点茶
2017年08月08日
栏目
  • 2018北京国际茶业展
  • 专访
  • 匠人
  • 展会
  • 文艺
  • 新中式
  • 未分类
  • 活动
  • 茶人
  • 行业
  • 观点
  • 视频
  • 课程
按时间查找
  • 2019年八月
  • 2019年七月
  • 2019年六月
  • 2019年五月
  • 2019年四月
  • 2019年三月
  • 2019年二月
  • 2019年一月
  • 2018年十二月
  • 2018年十一月
  • 2018年十月
  • 2018年九月
  • 2018年八月
  • 2018年七月
  • 2018年六月
  • 2018年五月
  • 2018年四月
  • 2018年三月
  • 2018年二月
  • 2018年一月
  • 2017年十二月
  • 2017年十一月
  • 2017年十月
  • 2017年九月
  • 2017年八月
  • 2017年七月
  • 2017年六月
  • 2017年五月
  • 2017年四月
  • 2017年三月
  • 2017年二月
用户留言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北京温暖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15901382901
    邮件:bd@chachuanmei.com
    合作伙伴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老舍茶馆
    华夏文化传播基地
    北京茶品牌研究院
    正山堂书画院
    北京茶业企业商会
    北京茶友会
    鸟巢·茶空间
    湖南卫视茶频道
    二十四节气馆
    Copyright 2017 茶传媒 TeaMedia 京ICP备17016048号
    • 关于茶传媒
    • 广告合作
    • 投稿须知
    • 茶人求报道
    • 友情链接
    • 登录
    底部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