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茶传媒茶传媒
茶传媒
–中国茶领域第一原创媒体
  • 首页
  • 专访
  • 行业
  • 展会
  • 活动
  • 课程
搜索
  • 首页
  • 专访
  • 行业
  • 展会
  • 活动
  • 课程

历史上那些有bigger的隐士们,都是怎么“茶意地栖居”的呢?

4月192018

历朝历代的中国,都有这样一个文化现象:

有一群人,他们曾经是官员、文人、百姓或修行人,他们不喜欢滚滚红尘中的尔虞我诈,于是藏身于大自然中,与花鸟为伴,逍遥度日。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隐士。

为什么历史上会有这么多隐士呢?

因为有才华的人们通常都是有脾气的。

放在今天,就是:这工作本仙女干的不爽!不干了,玩儿去!

玩着玩着,就玩出花样来了;或隐居山林,种菜养花;或泛舟江海,碧波横笛;或寄情山水,采菊东篱。总之,他们以天地为庐,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历史上,有故事的隐士数不胜数:陶渊明、陆羽、林逋、苏东坡……

隐士的生活,都与茶有着深切的联系,茶性清澹明洁,与隐士们的旷达殊途同归。

一碗清茶,可寄幽情,可安心境,可以让人诗意地栖居。

陆羽&皎然——茶道之圣

既然要讲隐士,就不能不提茶圈儿的第一隐士——茶圣陆羽。

陆羽27岁时,安禄山挑起安史之乱,整天烧杀抢掠,影响陆羽喝茶的心境。

于是,陆羽就远离京城,跑到湖州长兴顾渚山中隐居起来了。

为了喝到最好的茶,这位后来的茶圣遍访山中泉林水源,饮遍各处的泉水,为之一一分类、排序: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

他还将这些心得记录在小本子上,这个小本本便是茶道经典之祖《茶经》。

在顾渚山隐居的那段日子,陆羽还get了一个终身的好朋友——长兴妙喜寺的主持皎然和尚。

皎然,俗姓谢,名昼,是六朝名士谢灵运的十世孙。

大概继承了谢灵运的天生文采吧,其文章隽丽潇洒,喜欢写诗喜欢玩儿,同时还很精通佛法,不仅精研佛典,于经史子集也无不通晓,被称为“释门伟器”。

小书生和小和尚,都是十分爱茶的人。

因为茶,他们成为莫逆之交。

皎然和陆羽关系很铁,有事儿没事儿就给陆羽写首诗,什么《寻陆处士不遇》啦,或者《九日与陆处士饮茶》啦。比如下面这首诗: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在40多年的岁月里,陆羽和皎然相砥砺,互提携,成为“淄素忘年之交”,在中国茶史上,是高山流水般的一段佳话。

皎然的诗,现存于世470余首,大多为茶诗。

煌煌大唐,是诗的盛世,茶的华舞。

陆羽《茶经》及皎然的《饮茶歌》等诗篇的肇端,成就了唐代茶诗的流行。

唐茶与唐诗,合成一体,相得益彰。

从此之后,寻好水,烹好茶,成为文人和隐士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乐趣。

如同画中的陆羽,坐在青石上,以小风炉煮泉烹茶,自在闲饮,细细品尝,饮下一杯甘甜清冽的茶汤,吐出心中的万千浊气,将整日的功夫消耗在一杯茶中,才是别有乐趣。

好茶,一定要用好水来煮。美好生活,也一定要用闲适的心境去品味。

皮日休&陆龟蒙——诗茶相交

与皎然和陆羽的风范相似,唐朝后期,文人圈中也出现了一对以茶、诗相交的挚友,即皮日休和陆龟蒙。

他们二人都是诗人,也都是爱茶人,彼此常以茶、诗相唱和,还把这些唱和的诗文结集记载,也就是十卷《松陵集》。

他们的诗作,立心雅正,关心百姓疾苦,被鲁迅先生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皮日休曾通读陆羽的《茶经》,陆龟蒙则像皎然一样,在顾渚山下置有私人茶园,并亲自种茶、采茶。他自比古代著名隐士涪翁、渔父、江上丈人,平日稍有闲暇,便携带书籍、茶壶、钓具,往来于江湖之上,时人称“江湖散人”。

这一对知己,在隐居的闲暇里把从周至唐的茶史、茶事整个儿梳理了一遍,皮日休依此而写成了《茶中杂咏》十首。诗成后,送阅于陆龟蒙。

陆也作诗十首《奉和袭美茶具十咏》以为唱和。最为人所知的,大概就是《茶人》一诗,赞颂茶,也赞颂知交之谊:

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

闲来北山下,似与东风期。

雨后探芳去,云间幽路危。

唯应报春鸟,得共斯人知。

唐末乱世,黄巢起义爆发后,皮日休不知所踪,而陆龟蒙则拒绝了朝廷令他出仕的邀请,离开长兴,跑到太湖重新隐居起来。

他们是真正的茶人,因为他们德才兼具,不媚红尘,以茶入道,是圣者行踪。

他们也是真正的隐士,因为他们志趣高雅,关心民生,是君子品行。

林逋——梅妻鹤子

北宋隐士诗人林逋,世称“梅妻鹤子”,少孤力学,恬淡好古,初游江淮间,后隐居并终老于西湖孤山。

这位先生,赞同他的人认为他清高明洁,反对他的人觉得他脾气古怪。

他自己毫不在意,依然二十年不入城市,终身不仕,也不婚娶,种一园梅花,视之为妻;养两只白鹤,视之为子。

林逋也算才华横溢,他善行书,工于诗,爱饮茶,曾写过20多首茶诗,连皇上宋真宗都听闻过他的大名,曾赐粟帛请他出山,结果被他拒绝了。

后来宋仁宗也听说了他的故事,也知道自己请不出这位林先生来,索性不请,只是下旨赐了他一个名号——和靖先生。

从此,林逋又称林和靖。

这位先生写过一首最著名的茶诗,名字就叫《茶》: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这首诗,是林逋与好友饮茶时灵感闪现所得,至今仍被人们传颂、赞叹。可见,好茶和友情是引发源源文思的灵丹妙药。

诗中,“石碾”指的是碾茶饼的工具;“瑟瑟尘”是说碾出的茶粉,像尘雾一样轻轻飞扬,点出了宋代饼茶的特征。

诗中描述了宋代的点茶法。“乳香”是指茶粉研磨细致,打出的泡沫像奶一样醇香细腻,仿佛隔着文字已经嗅到了乳香。

对于爱茶的和靖先生来说,一碗好茶便是玉露琼浆,一点一滴都带着春天的意境,以茶汤净化身体,心灵亦得以重生。

看来,庙堂高位,比不上乡野醉人;自由的人生,确实千金不换。

苏轼——东坡居士

历史上,爱茶的文人可谓数不胜数,但大学士苏轼俨然是爱上了一个新高度。说苏轼对茶有着360度的懂得,这话毫不夸张。

苏轼的一生屡遭贬谪,但因为善用其心,不论被贬到哪儿,都能以一种隐逸者的心态去生活。游山玩水之余,还独家发明了很多好吃的。

他不仅善于品茶,更善于烹茶、种茶、煮茶、写茶。

他晨起睡前要喝茶:“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沟颊带茶香。”

创作诗文要喝茶:“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

出差办事要喝茶:“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茶,启文思,涤心境,战睡魔,是东坡居士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官阶低,俸禄微薄,别说好茶了,就是不好的茶也买不起。

于是,东坡居士就另辟蹊径,托好友马正卿向官府求了一块地,自己开荒种茶。从此,种茶成了苏轼终身的爱好,他给那块茶田取名为“东坡”,自命为“东坡居士”。

苏轼可能命带驿马吧,几十年里一直被贬来贬去,入仕进京,板凳尚未坐热,便被贬到底层;一地尚未熟悉,又去新地。京城边疆,穷乡僻壤,山南海北,他都去过。

元丰八年的春天,苏轼逗留靖江,看到春暖花开的景色,一时兴起,写了一首著名的诗《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小仙用白话文来翻译一下,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春天到啦!鸭子可以吃啦!河豚可以吃啦!竹笋可以吃啦!超极开心哒!

苏轼,就是这么一个十成十的“吃货博主”。

640-15.jpeg

对苏东坡来说,贬来贬去的生活虽苦,却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喝茶条件,大江南北的好茶,他几乎喝了个遍。

他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中写道:“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

在杭州饮白云山茶,他写:“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不论去往何方,苏轼都与茶为伴,日久天长,他便把茶比作美人,为之赋诗: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都说人生如茶。东坡居士一生这般颠沛流离、充满坎坷磨砺,却能不固守,不执着,不拘泥,不计较。苦难并没有使他变得萎靡狭隘,反而越来越澄明豁达,正因如此,他与茶才如此惺惺相惜吧。

诗仙李白曾说:人生得意须尽欢。

但不论得意还是失意,喝茶的人比喝酒的人更加通透,也更加豁达。

能在生活之余,闲居山中,为自己斟一壶茶,安顿身心,也不失为一种强大和洒脱。

不流俗,不自弃。

在世事坎坷中坦然接受和面对,便是旷达的隐士风骨。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Category: 茶人2018年04月19日

相关推荐

天地间,有许多林清玄写下的暖心茶语录
2019年01月24日
茶学教授告诉你,武夷红茶居然改变了世界历史
2017年05月27日
老舍茶馆女掌门尹智君:一个用行动在修行的人
2017年05月17日
茶人敬一:这个姑娘 , 有与天地万物沟通的能力
2017年04月24日
中国茶叶如睡狮将醒,魏文生为红茶复兴而生
2017年03月30日
茶人于萍说,好的茶席是玩出来的
2017年03月22日
栏目
  • 2018北京国际茶业展
  • 专访
  • 匠人
  • 展会
  • 文艺
  • 新中式
  • 未分类
  • 活动
  • 茶人
  • 行业
  • 观点
  • 视频
  • 课程
按时间查找
  • 2019年8月
  • 2019年7月
  • 2019年6月
  • 2019年5月
  • 2019年4月
  • 2019年3月
  • 2019年2月
  • 2019年1月
  • 2018年12月
  • 2018年11月
  • 2018年10月
  • 2018年9月
  • 2018年8月
  • 2018年7月
  • 2018年6月
  • 2018年5月
  • 2018年4月
  • 2018年3月
  • 2018年2月
  • 2018年1月
  • 2017年12月
  • 2017年11月
  • 2017年10月
  • 2017年9月
  • 2017年8月
  • 2017年7月
  • 2017年6月
  • 2017年5月
  • 2017年4月
  • 2017年3月
  • 2017年2月
用户留言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北京温暖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15901382901
    邮件:bd@chachuanmei.com
    合作伙伴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老舍茶馆
    华夏文化传播基地
    北京茶品牌研究院
    正山堂书画院
    北京茶业企业商会
    北京茶友会
    鸟巢·茶空间
    湖南卫视茶频道
    二十四节气馆
    Copyright 2017 茶传媒 TeaMedia 京ICP备17016048号
    • 关于茶传媒
    • 广告合作
    • 投稿须知
    • 茶人求报道
    • 友情链接
    • 登录
    底部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