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圆桌子,四把木椅子。
一壶茶,一炉香,几盘点心。
几个中年学者大叔,谈天说地,畅聊古今。
他们聊“文学”,谈“失恋”,讲“面子”,话“热点”。
他们的话题广泛,不拘一格。
他们,个个牛气哄哄,知名度极高。
如上场景,是时下最下饭的一档聊天综艺节目——《圆桌派》。
小仙巴巴追了3年的节目。
近期《圆桌派》的番外节目《圆桌讲究派》,来了一位极热的大咖——姜文。
他们聊啥呢?他们聊“讲究”。
聊的那个窦文涛,都从椅子上摔了个大跟头
聊的小仙热情澎湃,忍不住想和大家来唠唠嗑。唠唠讲究的姜文先生,如何讲究地喝茶🍵
他的电影很“姜文”——能拍出梦的颜色
姜文,最近很火。
《邪不压正》上映五天,票房直飙五个亿。
迄今为止,仍是吃瓜群众最热话题之一。
这是姜文“民国三部曲”的终章。
故事,发生在北洋年间,一场灭门案,将一个叫李天然的少年,推向了仇恨的深渊。
师傅、师母、师姐的惨死,成了少年内心一生都磨灭不了的伤痕,复仇成了一生的执念。
他将救自己的美国医生亨德勒称为父亲,视为再造之恩。
他奔赴美国学医多年,并接受各种艰苦的特种训练。
之后,受命归国。
此时的北平,危机四伏,鱼龙混杂。诱惑与杀戮,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人们。
初生牛犊不怕虎,被仇恨蒙蔽的少年,因意气用事,结果,使得恩父亨德勒惨死。
然后,他将希望寄托在父亲的朋友蓝青峰身上。
殊不知,这个寄托的希望,同时也是他的绝望。
他迷茫过、他懦弱过、他绝望过。。。
直到,蓝天白云下,青瓦屋顶上,那个身穿白衣、手握茶杯的女子出现。
她成了唯一懂他的人。
她和他,都背负着血海深仇:
她和他,都在这个乱世中,颠沛流离;
她和他,成了彼此的惺惺相惜。
他开始相信自己,慢慢变得勇敢。
真相在慢慢接近,一切罪恶与丑陋,抽丝剥茧般慢慢呈现在大众面前。
他,手刃了仇人;
她开始了她的使命。。。
天涯,尽头。相见无期。
有人说,姜文的电影很“姜文”。
奔放而跳跃,像他的人一样,独树一帜,有着别人学不来的浪漫和豪气。
窦文涛说,姜文能拍出他梦中的东西、以及梦的颜色。
这句话,是对一个导演多么高的评价!
屋顶上的茶——隐喻着谁的理想?
电影《邪不压正》,最大的亮点是那一片“高级灰”的老北京屋顶。
极具冲击力,极具美学想象力,也极具怀旧情怀。
一排排青瓦屋顶。
是姜文跑遍了云南,在石林找了一块地,生生搭出的4万平方米屋顶。
他心中有梦,按照这个梦,打造出了一个美丽的屋顶世界。
屋顶,在姜文心里,有着不可侵犯的存在。
他说,“真正的屋顶有着无限诱惑。所有天真浪漫的事情都在屋顶上发生。在屋顶上唱歌跳舞、在屋顶上游走做
梦、在屋顶上谈情说爱。”
在姜文的电影里,屋顶与地面是两个平行世界。
屋顶之下,是世俗。卖猪肉的坑钱,吸大烟的骗钱。
屋顶之上,是理想。有茶、有红颜、还有着信任。
茶,在姜文的电影里,也有着重要的寓意。
彭于晏扮演的李天然和周韵扮演的关巧红,第一次在屋顶上相见的时候。
首先出现的就是,一个青花瓷的民国提梁茶壶,边上两个大茶碗。
周韵手里拿着一只茶杯,静静地看着李天然。
李天然毫不客气地拿过茶壶,用大茶碗,倒了一碗茶,大大咧咧一饮而尽。
茶,在无形中,拉近了两颗心的距离。
它就像姜文的屋顶,都是电影里理想世界的象征。
喝茶有个色儿就行 ——我是懒得泡啊
姜文用26年的生涯,拍了6部电影。
在《圆桌讲究派》中,孟广美打趣他,“你怎么过日子”?
姜文笑笑,举了一个喝茶的例子:
“很多人都喝茶,喝茶得泡茶吧,可我懒得泡茶呀,这水啊,有色儿能喝,没色儿也能喝。结果到最后我变成了最
省钱的那个人,当然不是说故意去省的,所以不管我有多少钱,我都觉得特多。”
“我从毕业拿第一份工资,47块钱,我就觉得自己是富翁了,我就可以造了,可以吃饭下饭馆,还能买双皮鞋,就
够了,而且我还能把这双皮鞋送给比我更需要的朋友,你说你还需要什么啊,我的需求没那么多,我不需要那么多
钱。”
这就是姜文。他一直在人间行走,在演艺圈中造梦。
他不愿低头。别人不懂他,他就成了异类。
他宠老婆。周韵是南方人,爱喝茶。
因为爱,他也喝茶,即便没有那么讲究。
2007年,他的《太阳照常升起》评选公布后,他填了一阙《念奴娇》。
云飞风起,莫非是、五柳捎来消息?一代人来,一代去,太阳照常升起。浪子佳人,帝王将相,去得全无迹。青
山妩媚,只残留几台剧。
而今我辈狂歌,不要装乖,不要吹牛逼。敢驾闲云,捉野鹤,携武陵人吹笛。我恋春光,春光诱我,诱我尝仙
色。风流如是,管他今夕何夕。
他终于可以挣脱平庸,天马行空般的把自己变成另一个自己。
55岁的姜文,如今更像是一杯老茶。
温和、沉稳。
有着一种万事皆随风般的通透和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