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茶传媒茶传媒
茶传媒
–中国茶领域第一原创媒体
  • 首页
  • 专访
  • 行业
  • 展会
  • 活动
  • 课程
搜索
  • 首页
  • 专访
  • 行业
  • 展会
  • 活动
  • 课程

茶学教授屠幼英:带着团队集体玩直播的她,才是浙大茶学系的真女神

8月132018

最近一周,被称为“宇宙第一茶学系”的浙江大学茶学系,开始花样“搞事情”。

这次厉害了,集体进了湖南卫视茶频道的直播间。

花样小姐姐,知性系主任,科研范儿副所长……

这还不算,连浙大茶学系的第一女神——博导、教授屠幼英,也出现在直播间。

8月7日到8月9日,一连4场直播,16万人在线观看了这场茶知识的视觉盛宴。

这,是中国茶学界第一次集体通过互联网直播手段,向如此多的茶人、茶友,进行茶知识普及。

这一活动的幕后主创——浙大茶学系屠幼英教授,也是本小仙茶学的启蒙老师。

那么,这位可亲可敬的茶学女神,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女神关键词:时尚

近10万人收看女教授直播

浙江大学茶学系,始建于1952年。历史悠久。

2004年,教育部学科评比中,被评为全国同类学科排名第一。

浙大茶学系,曾集合了庄晚芳、张堂恒、刘祖生等老一辈茶学教育家,现在又聚合了梁月荣、屠幼英、王岳飞等年轻一辈的茶学教授。

这是很牛的一个系。

他们研究着中国人最传统的饮料,把一片东方树叶的神奇魅力,用尽各种科学手段,研究、剖析得淋漓尽致。

他们把最原始的3个研究方向:栽培、育种、加工,发展为7个更细分的研究方向。

在时尚的杭州,时尚的浙江大学,茶学系自然也是时尚的。

比如这次的直播,开局就很时尚。

烈日炎炎下,两位茶学系的小姐姐首先出现在镜头中。

第一场直播的主题,是“小姐姐带你逛浙大”。

主播陈莲芙,是浙江大学茶学系的在校研究生。

她带着大家,走进了浙大,一一介绍浙江大学的“名胜古迹”。除了图书馆、食堂,最牛的景点就是紫金港校区茶学系所在的大楼。

这座大楼靠着一条小河,绿树成荫。

旁边池塘,莲叶田田,荷花吐蕊。

然后,另一位小哥哥就登场啦。镜头随他移动,一间间茶学系的神秘研究室和实验室,揭开了面纱。

第二场直播,主题是“小白入门:茶叶品鉴挺简单”。

这位主播很知性,她是非常年轻的浙江大学茶学系主任陈萍,研究方向茶叶审评、药理。

整个直播中 ,陈萍老师不停和评论区的观众互动,进行有奖问答。

第三次直播,主题:“确认过眼神,咱是茶树育种人”。

主播陆建良,浙江大学茶学系副主任,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茶树育种。

最时尚的是8月9日的女神专场。

女神主播屠幼英,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导,研究方向茶叶生物化学。

她的主题是:“  茶叶喝的对,喝过 100 岁”。

女神带着漂亮的丝巾登场了。

直播现场,是浙大求是茶苑的一场茶会。

屠幼英老师一面和线上的茶友互动,一面为线下的同学耐心讲解。

你知道喝茶的正确姿势吗?

第一遍茶是该倒掉还是喝掉?

六大茶类,你知道喝什么茶更健康?

……

直播的1个多小时,近10万人在线上观看。

这个数字,在茶行业可谓是破了天荒。

女神关键词:有品

科技范的24小时茶生活

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屠幼英教授,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进行茶科学、茶知识的社会化使用。

这两年,茶衍生品兴起。

各地的茶展,茶衍生品的展厅总是吸引观众驻留、使用、购买。

这些茶衍生品的专利技术,很多就是屠幼英带着浙大茶学系的科研团队研制的。

女神和小仙讲起过19年前的一段故事。

那是1999年,屠幼英去日本留学。

她每天往返两个半小时骑车去上学。在人行道上骑车,沿途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茶饮料,琳琅满目。

在超市,她看到很多漂亮的茶面包、茶蛋糕、茶叶冰淇淋。当时这样的产品,国内很少。

“我自己是1984年第一次做茶饮料。那在国内已经算很早了。到日本才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

“这些茶产品都挺好喝、很好吃。颜色也好,包装也很漂亮。吃完之后,你不会觉得腻,也不会黏牙。当时我就想,我们中国哪一天也可以像这样呢。” 

从日本回来,女神屠幼英开始进军茶衍生品。

2006年,她的第一款产品茶黄素片诞生,里面有多项发明专利。茶黄素片,治愈了她身旁一些朋友经年未愈的旧疾。

这之后,就开始做茶多酚片。 再之后,开始做茶含片。

她先后和北京张一元、吴裕泰合作,把不同口感的茶含片摆到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后来,茶含片改名茶爽,口味也发展为白茶、红茶、龙井、乌龙、普洱,一共五款产品。

再后来,屠幼英研发出了茶多酚口罩。

2013年,北京严重雾霾,18万只茶口罩卖出。

如今的屠幼英团队,研究出了更多的茶衍生品。

吃的,有五种口味的茶爽、绿茶制作的牛轧糖。

用的,有茶洗发水、洗面奶、香皂、沐浴露,还有白毫银针防晒喷雾、茶多酚护手霜、茶面膜等等。

在很多场合,女神屠幼英开始倡导一种健康的“24小时茶生活”。

她充满憧憬地描绘着:

——早上,用茶洗面奶洗脸,吃块茶面包,喝杯热红茶;

——中午,吃一碗茶面条,喝一杯舒服的普洱茶。

——下午,开始下午茶,品尝微甜的抹茶牛轧糖;

——晚上睡前,敷一个茶面膜,进入甜美的梦乡……

女神关键词:“花痴”

她的一辈子最爱一种花

洁白的花瓣,黄色的花蕊。每年秋天,福建的茶山上,漫山遍野开着美丽的茶树花。

美丽的茶树花,是屠幼英的一生挚爱。

女人爱花,不是插,不是戴,那就是要美美哒装扮自己的居室。

屠幼英爱花,不一样。

她庖丁解牛,深入到了茶树花的每个细胞,每个分子。

2000年,已在浙江大学茶学系任教的屠幼英,第一次将研究目光放在了茶树花上。

茶树花能吃吗?

它有什么功效,还可以用在哪儿?

屠幼英的研究,正是要解开这些谜团。

那时候,茶树花的研究基本是空白。在茶农眼中,茶树花也是无啥用处的废料。

探究欲和好奇心驱使下,屠幼英启动了茶树花的逆袭之路。

“茶树花有丰富的多糖、多酚、黄酮和皂素等主要生命活性物质,对人体保湿、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防治黑色素、降脂减肥等都有功效,且因为冬季采摘,农残也低。”

研究发现,茶树花不仅可以用,而且大有用处。

屠幼英的第一个博士生杨子银,开启了茶树花的研究。

经过漫长的研究,屠幼英带着她的团队,不停拓展茶树花产业链的延伸,茶树花不断被挖掘,变成了香皂、洗发水、面膜,还有治疗脱发的洗头皂。

“刚开始,做了女同志用的洗脸皂,还缺少男同志的肥皂,于是又做了一款男性的绿茶皂。 有人说,自己脱发很厉害,后来就做了乌龙茶的洗发皂,洗头发特别好,能长出新头发来。”

2005年开始,屠幼英开始努力,要把茶树花申请为新资源食品。

2013年1月,卫生部发出公告,茶树花被批准成为新资源食品。

2014年12月,在浙江大学成立了中国国际茶树花研发中心。屠幼英被推举为主任。

如今,屠幼英团队已发表了60余篇国际杂志收录的SCI论文,第一个研究茶树花的博士生杨子银已经成为了中科院的“百人”,现在还在继续研究。

“如果说,茶叶是茶家族的儿子,茶树花就是茶家族的女儿。”

屠幼英的愿望,是“女儿”越来越好。

女神关键词:有爱

我们要把屠老师宠上天

今年4月,茶小仙有幸做了一回女神屠幼英的学生。

这是浙江大学第十一期茶学专修班,小仙上的是加工方向。

屠幼英老师很忙。

除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她曾多年担任浙江大学茶学系系主任一职。前不久,这一职务,才由更年轻的陈萍老师接任。

茶叶生物化学研究、日常教学、茶文化推广、茶衍生品推广、国际茶学交流……

这些事项,填满了屠幼英的每一天。

即便如此,四五年前,她还是启动了任务巨大的新项目——面向社会招生、传授茶学知识和经验的继续教育项目。

“我们的培训分为:茶叶审评、茶叶品鉴、茶艺师、茶学专修班、茶文化推广几个方向。现在,已经累计举办了100多期。每年有1500多名校外学员,累计有五六千人了。”

4月下旬。杭州径山。浙江大学茶学实验基地。

小仙和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名同学,一起度过了难忘的一个星期。

上午采茶、下午上课,晚上制茶——课程排得满满;

饭后茶席,走廊一字摆开,品茶斗茶神侃——课外不忘学习;

夜深人静,爬上下铺,熄灯谈心——校园时光多么不易。

这样摸爬滚打的学习,女神屠幼英全程和我们在一起。

课堂上、走廊里、斗茶席,都有她的身影。

只有真正走近屠幼英老师的人,才知道她是多么爱学生。

小仙们学做的茶,拍烂了的龙井,青味十足的白茶,发酵度不够的红茶…..,屠老师都不嫌弃,都会认真泡、认真品,并且给出中肯的建议。

这么有爱的屠老师,在学生心里自然就是女神。

屠老师的朋友圈,每一条的点赞数就有好几屏。小仙好奇数了数,最少的都有一百多个。这些,大都是她的学生。

去年6月,屠幼英老师过生日,她的学生特意准备了一篇公众号文章“示爱”。

同学们摆出各种“字阵”,祝福老师生日快乐。

并且,高调表白:“我们要把屠老师宠上天,让屠老师做回任性的少女~~”

女神关键词:心大

她的心里装着整个茶行业

今年的5月,杭州,农业部举办的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

女神屠幼英开启了满场飞模式。

晚上,小仙团队一碰头,说今天5场活动,都看见了屠幼英老师。

一会儿给国际茶艺大赛当评委,一会儿给茶衍生品站台,又一会儿出现在各种论坛,晚上还帮当地政府组织政和白茶的推广沙龙——真是忙的不亦乐乎。

其实,这只是屠幼英生活的一角。

她和世界各地茶学者建立联系,力促中国茶文化、茶企业走出中国;

她拿出自己的科研专利,帮助很多产茶县市把地域性茶产品做大做强;

她心系偏远云南山区的茶农,一心想着如何帮助他们脱贫。

“茶农扶贫,要从根源上去帮助他们。 要想办法让茶园有更多的产出。茶树的叶子、茶树花,都有经济价值。如果每年都采摘茶树花,相当于增加了茶树15%的产量。 ”

除了茶衍生品、茶树花,科学饮茶也是屠幼英老师重点推广的方向。

她在学校开了《茶与健康》的选修课,每年选修的学生1000人左右。

每年,她都带着团队走出校园,举行《茶与健康》讲座,迄今已有200多场次。

在屠幼英老师的课堂上,小仙懂得了:绿茶可以减轻精神郁闷;普洱茶可降低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红茶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但是,小仙也明白了饮茶是需要懂科学的。

不同体质的人,需要饮用不同的茶,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所有的人。

尾声

写过那么多篇人物专访,女神屠幼英这篇最难下笔。

她很忙,留出的采访时间都是碎片式的。

她很博大,随意写几笔,难以描绘这位女神的灵魂全景。

她是正见的。

她的课堂,每一个结论都有医学或实验数据支持。

她是正知的。

她不轻信每个老话、俗话,她要求学生一定求证求真。她说,一个数据,必须要有三篇文章出来同样的研究结果,才能采信。

她是可亲的。

她看见学生就慈爱地笑,她把他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她是可爱的。

迄今仍有一颗少女心,她希望自己的将来是:

离城不近不远地方—茶小镇

住着不高不矮房子—茶空间

吃着不咸不淡饭菜—茶餐

呼着不雾不霾空气—茶园

干着不重不轻农活—做茶

泡着不冷不热温泉—茶浴

然后,过着不紧不慢的日子……

►人物介绍

屠幼英,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导,培养硕士和博士70余名。

全国第七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申请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多项,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次。

中国国际茶树花研发中心主任;吴觉农思想研究会理事;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著作包括《茶的综合利用》、《茶学概论》、《茶与健康》、《茶学入门》、《中国名茶图谱》、《茶道养生师》等教材、书籍。

Category: 专访2018年08月13日

相关推荐

为啥这么多小孩开始学茶?青少年茶艺教育专家霍艳平有话说
2019年01月18日
“茶席魔法师”江昭慧,她把大自然搬入了一方茶席
2018年12月13日
“百花教授”常定华,她插的花是中国画,画出了生活下的生活
2018年11月28日
“冰岛王子”高明磊: 冰岛茶是我的美学进阶课
2018年11月16日
草木集总策划李辉:我们对天下的承担,就是真实无伪
2018年11月05日
可实操的台湾生活美学是这样 台湾中华茶联答茶小仙18问
2018年09月14日
栏目
  • 2018北京国际茶业展
  • 专访
  • 匠人
  • 展会
  • 文艺
  • 新中式
  • 未分类
  • 活动
  • 茶人
  • 行业
  • 观点
  • 视频
  • 课程
按时间查找
  • 2019年八月
  • 2019年七月
  • 2019年六月
  • 2019年五月
  • 2019年四月
  • 2019年三月
  • 2019年二月
  • 2019年一月
  • 2018年十二月
  • 2018年十一月
  • 2018年十月
  • 2018年九月
  • 2018年八月
  • 2018年七月
  • 2018年六月
  • 2018年五月
  • 2018年四月
  • 2018年三月
  • 2018年二月
  • 2018年一月
  • 2017年十二月
  • 2017年十一月
  • 2017年十月
  • 2017年九月
  • 2017年八月
  • 2017年七月
  • 2017年六月
  • 2017年五月
  • 2017年四月
  • 2017年三月
  • 2017年二月
用户留言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北京温暖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15901382901
    邮件:bd@chachuanmei.com
    合作伙伴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老舍茶馆
    华夏文化传播基地
    北京茶品牌研究院
    正山堂书画院
    北京茶业企业商会
    北京茶友会
    鸟巢·茶空间
    湖南卫视茶频道
    二十四节气馆
    Copyright 2017 茶传媒 TeaMedia 京ICP备17016048号
    • 关于茶传媒
    • 广告合作
    • 投稿须知
    • 茶人求报道
    • 友情链接
    • 登录
    底部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