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佳期,格外雅致。
一场别有趣味的雅集,复原了《红楼梦》里的幽雅茶事,把诗礼簪缨的金陵十二钗,一一再现。
这,是成都茶友会一众茶友精心策划的主题茶会作品。也是国内第一次情景再现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金钗”茶会。
12位女子,点绛唇、绾青丝、画峨眉,披轻纱,高插鸾钗云髻耸。
她们侍茶,曼妙柔美。
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考证,《红楼梦》全书中,写到茶道的地方多达279处,与“茶”相关的字词出现频率高达1520余次。
来,请随小仙进大观园,围观一下红楼梦中秋赏菊品茗的场景。
安仁古镇迎来了爱茶女子
9月23日上午,四川大邑的安仁古镇迎来了最养眼的时刻。
12位爱茶女子,化身“金陵十二金钗”,开启了一场深度代入感的红楼茶会。
蜀中自古出美人,蜀地也是茶的故乡。
蜀人对美学意境的追求,可谓渊源深厚。
历史悠久的安仁古镇,很有味道。
28座上个世纪30-40年代修建的老公馆,组成了安仁古镇的灵魂。
这些老公馆,融合了川西民居建筑的特点,又继承了江南园林的美学手法,还融入了西方城堡、教堂等元素,是当年安仁的乡绅们追求时髦都市气息的一个缩影。
茶会在安仁古镇的自能学馆举办。
自能学馆建于清光绪年间。典型的川西民居建筑,公馆大门为亭阁式,主题建筑为四合院。
悬山式穿斗木结构,小青瓦屋面。
四合院前后,各有一个长方形天井。
四周的砖砌围墙,形成了一个封闭式的民居院落。
这里,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茶会举办地。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
紫薇花还在枝头摇曳,柚子树硕果累累。
又一年中秋佳节,安仁古镇的自能学馆,如不系之舟,漂浮在桂花迷离的梦中,载着一群穿越的美人,回到了那一场大梦里……
桂花吐香,雨中茶事似梦影
宋人一直过的雅生活。
是根据不同的节气,在不同气质的老院子,插着符合时节的花,焚着应景的香,品着符合心情的茶。
这样的雅致,是他们古人的日常。
安仁古镇,一方老院子。
高大的香樟树,掩映着十二方茶席。旁边的柿子树,刚刚结出青绿的果实。
远远地,桂花的幽香飘来。
红楼梦场景的花鸟屏风、灯笼、盆景、花几,都一一登场。
此刻,茶与民国公馆,红楼梦影与秋景的沉静,合力构成了一方如梦似幻的美学空间。
美,是人类五感的多维体验。
视觉、嗅觉、味觉,这场茶会已经都满足了。
突然,一场急雨赶来,听觉的畅快、触觉的清凉,让一切达到了极致的完美。
一会,雨停了。
茶席全部又搬回院子里。
一期一会。
一生无法再现的场景,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缘分。
十二方茶席,雅到了极致
“金陵十二钗茶会”的十二茶席,有不同的主题。
十二个茶席,主策划都按照原著来设计。为此,茶友会还邀请了多位红学研究者作为文史顾问。
每一位席主,根据原著选择了一种花来代表她们。12张茶旗,分别绘制了代表12金钗的花卉图案。
茶席上,手绘了对应的花。茶具的选择,充分研究了人物个性。
所泡的茶品,也是根据人物性格来配置的。
茶席的配件,除了插花,还再现了一些原著的经典物品。比如,探春茶席上的线装书,惜春茶席的砚台和毛笔,妙玉茶席的香器。
12方茶席寓意如下:
黛玉—茶席「潇湘烟绿」
对应的是芙蓉花,青瓷茶具,纯洁高贵,冰清玉洁,配竹叶青。
黛玉,青瓷茶具,一片冰心,竹枝斜出篱笆墙外。黛玉住潇湘馆,院子里修竹芊芊,片片竹叶像一团团绿雾。
宝钗—茶席「雪落芳华」
对应的花是牡丹花,汝窑茶具,含蓄沉稳,配东方美人。
宝钗 ,最具古典淑女气质美女,含蓄稳重。
乳白压光瓷器正好表现她的性格,茶席上盛开的球形菊花,不张扬不争艳。
元春—茶席「凤藻含露」
对应的花是石榴花,黄色瓷器,贵为皇妃,昙花一现,配金骏眉。
元春,是凤鸾之身,选用黄色掐丝珐琅茶具,突显她尊贵地位。她十几岁就进入皇宫,就像早晨的露珠一样,晶莹剔透,但,转眼即逝。
妙玉—茶席「素影栊翠」
对应的花是水仙花,绿玉茶具,清冷坎上人,孤傲禅心,配铁观音。
妙玉,出生高贵性格孤傲,住大观园里栊翠庵,带发修行。
她的饮茶“三杯论”,充分体现了品茶的极致讲究。水仙花开在冬天,正好表现她的孤傲性格。
李纨—茶席「霜晓寒枝」
对应的花是梅花,青花瓷绘蓝梅的茶具。兴趣恬静,质朴善良,配普洱熟茶。
李纨在原著六十三回抽签抽到的是一枝梅花,茶席上手绘寒梅,蓝色花瓶里一枝枯枝,几朵干花。蓝色冰梅茶具很出彩。
巧姐—茶席「巧留余庆」
对应的花是梨花,竹编瓷器,耕织农庄,配白牡丹。
巧姐,贾家败落被刘姥姥接到乡下。
白瓷胎竹编茶具,表现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就像茶席上那一枝洁白的梨花,在田野里静静开放。
凤姐—茶席「焕彩着锦」
对应的花是热烈的玫瑰,大红茶具,配大红袍。
王熙凤,张扬大红色反映她的性格太合适不过了。娇艳的玫瑰花带刺,也暗喻她美丽泼辣的性格。
可卿—茶席「云坠庭柯」
对应的花为樱花,粉色茶具,花色绮丽,惹人沉醉。配柚花香单丛。
秦可卿,大美人红颜薄命,像茶席上那色彩绮丽的樱花,迷人沉香。配粉色瓷茶具。
湘云—茶席「玉棠凝晖」
对应的花是海棠,粉白色茶具,配武夷水仙。
史湘云,同样是寄人篱下,她性格开朗活泼,雅起来吟诗作赋,俗起来喝酒醉卧花丛中。
白色海棠花手绘茶具,茶席上一枝游丝海棠粉中带红,红中蕴绿,花篮中花儿开得正艳。
迎春—茶席「风露清愁」
对应的是茉莉花,玻璃茶具,纯洁透明,配茉莉花茶。
纯洁透明的玻璃茶具,配上茉莉花茶。
红楼梦原著,有一段写的就是迎春串茉莉花。茉莉花茶,暗含她金闺花柳但柔弱的气质。
探春—茶席「烟雨青霞」
对应的花为杏花,紫砂壶,配易武古树茶。
探春,心比天高,才情出众,犹如那杏花春雨,争春但无奈春雨无情。
惜春—茶席「菡萏静榭」
对应的花是莲花,白色茶具,配蒙顶黄芽。
惜春妹妹,是如此干净的一个人。
就像茶席上那朵出污泥而不染莲花。白色茶具,来表现她洁白无瑕的心。
欣赏完每一方茶席,不仅喟叹。
金陵十二钗的命运,竟都暗藏在这茶席中了。
金陵十二钗 ,寻来不容易
红楼“金陵十二钗茶会”的策划人之一,是成都茶友会会长张萍。也是一位温婉的四川美女。
她说,成都茶友会是知名茶友论坛三醉斋的分舵。这次参加茶会的茶友和席主,都是当地的爱茶人士。
茶会筹备过程中,张萍等人多方查找,并没有找到“金陵十二钗茶会”的具体操作流程。也就是说,这是一次没有任何经验可参考、借鉴的主题茶会。
首次,人员召集遇到了问题。
茶友会的茶友,都各自有工作。许多席主工作都很忙,经常深夜才有时间看通知,然后参与茶艺练习、准备服装和茶席。
茶席的设计和茶器的准备,也是难点。
为了寻找更贴近人物形象的茶器和配件,茶友会的二十多位茶友及其瓷器收藏者贡献出了自己心爱的茶具。
十二金钗的服装选择,也经过了反复讨论和比较,采取了实体店购买、网上购买和定做多种渠道,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一一确定。
“元春的茶具,费了很多心思,找了很多不合适,最后专门购买了一套符合皇家气度的黄色茶具。”
最后确定的十二位席主,最大的44岁,最小的8岁。
对这次的茶会,她们都非常投入。
因为真正爱茶,她们一起协作,最终共创完成了这一次“金陵十二钗茶会”。
这个妹妹,好似哪里见过
《红楼梦》里,贾宝玉初见林黛玉,发出一声惊呼。
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这个妹妹,看起来好眼熟,我们一定一定是哪里见过。
“金陵十二钗茶会”里的林黛玉,扮演者叫杜姗姗,就职于成都某集团公司,芳龄二十五,习茶三年,高级茶艺师。
这位“黛玉”,神形皆似。谈起这次茶会,体验颇深。
她说,“受父亲影响,我对传统文化甚是喜欢,特别是茶文化。感谢主办方邀请我扮演黛玉,也让我以茶为切入点,静心重温了《红楼梦》这部巨著。”
“我很享受品茶时的放松,是身心被清泉涤荡过的宁静感。这样的宁静感,在现在的社会很难得,也让我感觉非常的充实。”
她感叹十二金钗的融洽相处、齐心协力。
这些平时在现代生活洪流中扮演各种角色的女子,因着对茶的执着、因着对红楼梦的热爱,终于完美呈现了一次茶会作品。
有人说,这是十六年来的茶艺生涯中,参加过最好的一次茶会。
闪回那个上午。
茶会的音乐响起,十二位身着明制汉服的女子,云鬓花颜,香岫微云,深情款款而来。
煮水烹茶,温杯把盏。
曲水流觞,玉尘烟霞。
让人一下子穿越到了红楼梦里,回到了十二位金钗中秋赏菊吟诗品茶的那个唯美的瞬间……
茶会策划Tips:
茶会主题: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茶会”
策划机构:三醉斋成都茶友会、成都安仁文博
策划人:陈姝娉、陈姝婷、张萍
文史顾问:宋发清、王鹤、张贵泉 、陈融冰、李洁、程春红、杨庆珍、 汪佳芳老师
茶会策划理念:
茶人扮演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还原红楼梦大观园中秋赏菊品茗的场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茶会流程:
1、红楼梦诗社情景表演,以中秋节气作菊花诗;
2、十二金钗茶艺表演,在自己的茶席侍茶;
3、嘉宾进场品茗,交流《红楼梦》读后感,席间互动;
4、谢茶。
还原《红楼梦》章节: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衡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备注:本文图片由茶会策划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