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古长城看雪,从山中松树上扫了一瓶雪回来给我煮茶喝。想不到新雪蓬松,化了水只有小半瓶。
泡了一小壶桂花龙井。感冒刚好,根本尝不出味道,但是觉得非常好喝。”
专栏作家、知名编剧柏邦妮的微博里,有一次记了这么一件极小的事。
若不是知道她是参加过《奇葩说》的辩手,我差点就以为,看到的是一段古人之间的风雅往事。
你去远方看雪,为我带回煮茶的水。
情意,都在这杯茶里。
古人与朋友、爱人之间的相处,往往就是这般,简单而美妙。
一朵芙蓉花。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诉尽了别离相思的情意与苦楚。
一枝江南梅。
“折梅逢驿使,寄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表达着诗人对朋友的问候与报安。
一轮盈盈月。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承载着家人之间的遥相思念……
而到了今天,互联网如此发达,淘宝上“美礼如云”,要送什么样的礼物,才能像古人这样,既风雅且深情?
传承千年的茶礼,或许会是种温柔的选择。
如果我想赠你南国的秋天,那我就寄给你一饼秋天的白露茶。
茶香萦绕心扉,你打开,泡上,在汤水里喝到山涧、鸟鸣、落花、秋声……相隔数里,我们如此浪漫地,以茶相见。
茶有春秋,现代人的生活,却无四季。
日日住在空调房里,对于季节变换的感受,也许只有商家换季的造势,或者节气养生的各种文章。
钢筋水泥,低头匆匆。等到一年忙到了头,才惊觉,噫,又一个四季,过去了。
而一杯茶,满带着山野气息。
试想,在办公杂务的繁冗里,拆开朋友寄来的茶,用马克杯泡上。趁着喝茶的间隙安顿身心,亦是让灵魂从现代化的机械设备里,飘摇到那山野田园。
风里有花香,水中有云影。
四季,不再只存于宣传广告上,你真真切切地喝到,春茶有其柔润,秋茶有其高香。
四季的不同天气,造就着不同滋味的茶汤,物候,竟是如此温柔。
在茶的大世界里,同一种茶,有春茶、秋茶的不同风味;不同的茶类,亦有藏岁与喝鲜的迥异风情。
看着嫩叶在杯里展开,或碧绿,或浅绛,或青黄,潋滟地荡漾开来。
汤水鲜灵,仿佛还带着湿润的露珠、腥香的泥土。
即使是素未谋面,只在网上相交的朋友,也能在这样一杯茶汤里,感知到对方的心意。
珍重光阴,喝鲜,惜时。
与你相遇,是这世间最不可辜负的事情!
另一类茶,则更具有纪念时光的意味。老白茶、老普洱,藏得住的岁月,一芽一叶,总关深情。
曾经有部很火的网络小说,叫《十年一品温如言》。
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年?而十年的老茶,不过是入门级、基础版。
亲手藏一饼茶,过个十年、二十年,寄给当时的朋友。也许各自都从当年的风华正茂,走到了儿女成群。
十几年的光阴里,能够发生许多改变际遇的事情——可当你拆开这饼当年的茶,那些青春记忆涌上心头,会不会蓦然地,泪流满面?
老茶经过了岁月的洗礼,茶性更加温和,口感醇厚。
人,亦是如此。相交多年的朋友,在风云动荡里走到最后的,都是一生的知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诗人陆游在《幽居初夏》里,触景生情,四顾惘然。一杯香茶在手,却无人可品茗谈心。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把自己持鼎煎茶的细腻感受,把这份无由的情感,寄给天下爱茶之人。爱茶人,便都成了他的知己。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登上超然台,一览众山。似乎被景色勾起了乡思,却又招呼老朋友烹煮新茶,时光大好,且趁年华。
……
唐诗、宋词里,这样的情境比比皆是。
茶与人,构成了独特的意象。
喝茶这一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友人之间的相知相伴,遥远乡情的思念期许,风物四季的变幻莫测。
如有机会,我一定带上最好的茶,到你的身边去。我们一起把盏品茗,从春夏秋冬聊到过往将来。
茶汤如此温润,你的话语如此知心。
畅怀一叙,不负平生!
十一回家,你是否也给家人朋友带回去了茶?
是否也在那清冷月辉里,以一杯清茶,化开心中的甜,絮絮说着,这半年来的故事……
茶传媒撰稿人,栖迟。
福鼎事茶人、文学爱好者。栖于诗上,在文字中借居;迟行山中,在茶汤里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