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茶席,是一方山水。
有格局、有构图、有色彩、有气势。
但到了至高点,便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魔法境界。
来自台湾的茶席艺术家江昭慧,就是一位灵动的“茶席魔法师”。
她一双纤细的手,看似随意的舞动、摆布,不多时,一方漂亮的茶席跃然眼前。
她的茶席,远远望去,就是一幅大自然的缩略图。
五彩斑斓,生机勃勃。
一只杯子,一个茶则,哪怕一枝小红果,在这方席上,都有着它的姿态。
不夺目,却也无可替代。
这是大自然的规则,也是江昭慧茶席的法则。
鸟的色彩——尽显极致之美
前段时间,一只来自东方的鸳鸯,出现在美国的纽约中央公园。
它靓丽的颜色,让外国友人感到惊叹。各大外国媒体纷纷报道,一下子成了最红的网红。
这只鸳鸯之所以成名,是因为,它太美了。
美,是一种层次感。
它先让你惊艳,然后沉思,最后用想象再次创作。
对江昭慧的采访,是关于美的畅谈。
在厦门,一个郁郁葱葱的院子。
我们坐在二楼阳台上。几棵大树爬出墙头,即将入冬的南方,几朵小花依旧俏丽。
抬眼望去,几只鸟儿飞来,鸣叫个不停。
“看,鸟的色彩多么美!”
江昭慧,谈起了她的美学法门。
她打开手机。
一幅幅画面,一只只漂亮的鸟儿,让我们忍不住惊呼“太美了!”
“这么多种色彩,看起都很夺目,在一起又是最自然、最浑然天成。没有刻意的技巧,也没有艺术家肆意的渲染,它就是最好的视觉之美和灵动之美。”
视觉之美——你看到它时,内心会产生惊艳。
灵动之美——你眼神与它接触的刹那,跨种族生命有了一种无声的交流。
江昭慧的茶席课,入门的第一个美学法则,就是观察鸟的颜色。
鸟儿,是世间最伟大的美术师。
世间极致的色彩都可在它们身上一一展现。
江昭慧的眼里,鸟儿的颜色,都可以运用到茶席上。
她指着手机里的一只鸟说:“这只鸟的主体色都是灰色,只有一点点是橘色。这点橘色是它的亮点。在茶席创作中,就可以这样体现。”
江昭慧说,要多去观察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发现最美的色调和比例。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人最聪明的办法是与自然合拍,在自然中去寻找美”。
而一切来自自然的美,都对人有着不俗的疗愈。
就地取材——她是茶席魔法师
江昭慧有一种能力。
她把你认为的不可能,在茶席上变成可能。
无论什么样的茶席布、什么样的茶器,眨眼间,她让你面前,千姿百态。
在你看着一大堆茶器具不知所措的时候,她轻轻一个折叠,一个挪移,你的茶席便会有了灵魂和生命。
我们拿出了几块茶席,请她现场搭配一下。
这些茶席,不同颜色,不同材质,对小仙来说,怎么搭配好,很是烧脑筋啊。
江昭慧老师眼睛亮亮的,她迅速动起手来。
这是一块蓝色的长条日本茶席,亚麻的席面上,暗藏着一条条细细的纹路。
江昭慧找了一块大地色的茶席底布,将蓝色茶席铺在上面。
“蓝色的色调,第一感觉就是水。我们要留一点点纹路,看上去就像是波浪纹啦”。
她眉飞色舞讲着,轻轻将茶席的两边卷了起来。然后,一一放上茶器,茶席顿时有了内涵,还增添了书卷气。
江昭慧在台湾教了10年的茶席美学课。
她有很多这样的、和大自然息息相关的“神奇作品”。
看,她把日月潭引入了茶席……
►酒店的圆饭桌,是台湾日月潭的最美呈现
►一把白色沙子,把凤凰的姿态描绘的活灵活现
看江昭慧的茶席魔法,仿佛看到了山川大地、日月星辰。
她向大自然借来了美,也向大自然归还了另一种美。
取还有道,是中国人的品德修养,也是她对大自然的一种尊重。
行走大自然——美的拾荒者
江昭慧身上,有着台湾女子的可爱娇柔,也有着茶人的包容大气。
她齐耳短发,中式改良服装,举手投足间带着东方女子的优雅气韵。
笑起来的时候,眉眼间透露出一丝率真可爱。
她是学生心目中最温暖的茶老师。
“茶是很有亲和力的, 当一个茶人,要多注重细节,有敏锐的观察力,言行举止对了,遇到事情才会镇静,不慌乱。”
她会给学生提意见,用心和他们交流,但,从不批评。
她用茶去引导学生,让他们从茶中去体悟,去改变,继而获益。
她说:“茶是有包容性的,习茶可以对人产生改变。可以让性格更包容,为人处事更懂得尊重,心态也越来越豁达 。”
她常常带着学生,去大自然间拾荒。
她认为,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的。树的姿态,花的姿态,草的姿态,都是美的表达。
这些小小的、无言的美,常被她在茶席上放大,呈现出极美的一面。
她把院子里采来的一枝小红果,插在一只古朴的小花瓶里。
灯光下,果实的影子映射在白色的茶席上,虚实相生,恰是另一种姿态。
她,一路前行,一路拾遗。
一个果壳,一片叶子,都她的茶席上,呈现出生命中的另一种美。
这种美,有时活泼,有时侘寂。
她说,任何事物,只要你能够发现它的美,都可以用来布置茶席。
茶席苍茫——挥沙绘出云烟
江昭慧的茶席有个性,很有辨识度。
因为她非常善用沙子。
她爱用沙子在茶席上作“中国画”。
手中的沙子,是江昭慧和大自然沟通的法宝。
有时,她用沙子画山水,有时是波涛,又有时是云烟。
山水苍茫深远,一阵云烟飘渺。
她画云之时,胸中必有远山;她画水之时,耳边必有波涛。
茶席、茶器,本为实;灵动的沙子,恰巧为虚。
虚实结合,乃见空灵。
知名画家黄宾虹,他的山水画繁密而不闷,就是因为他常常在大密之中画出白色小路,或流泉、小桥、人物等,藉以破实。
黄宾虹说:“一烛之光,通室皆明。”
江昭慧的沙子,就是照亮下面这些茶席的烛光。
当无言的沙,邂逅了无言的茶,就是超越生活之美。
江昭慧很爱朱光潜的那句话:“你要做的,只不过是发现生活之美”。
茶席讲本位——“王者” 驭万军
布置茶席,有时犹如造园。
日本资深庭院设计师秋元通明说,在庭院布置树木或景石时,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带有方向性的势能。
这种感官和影响,可以统称为“气势”。
每一个空间,最有气势的都是空间之主人。
庭院之中,最有气势的往往是主景。其他的树木丛林,都要向主景俯首称臣。
茶席也是一方小小空间。
那么,茶席最有气势的主人是谁?
江昭慧再三强调,席面上茶(主泡器)是主角,要彰显出它的气势。其他的器,都是用来衬托主角的。
“布置一方茶席,要先服从于功能,其次在考虑美。”
她坐在茶席前,双臂一展,说“茶席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席面上所有的茶器,都要用起来,都要放在双手能够到的范围之内。”
江昭慧的性格很活泼,但她也爱自己的独享时光。
她说:“我所有的创意,都是在独享中迸发的。”
她希望自己能够在无人打扰的地方,思考创作。
因此,她留恋、喜爱大自然。
她把这种状态,带入了茶席。
“这些大自然的元素,在她的茶席上,常常以简驭繁。”
道家云:大道至简。
“简“是一种博大精深,是一种无为而为。
化繁为简,对于学习茶席布置的我们来说,也是一种修行。
结语
江昭慧的魔法茶席,是一方小小的时空胶囊。
内里,有天地造化,也有万物奔走。
它们充满了内在的生命力,仿佛可以连接宇宙的源头。
你打开心扉,去看懂了它,它才能与你产生共鸣。
茶的世界,就是如此奇妙。
茶的语言,可以这般Magic。
►受访人简介
江昭慧,台湾台南人氏。资深茶席设计师,资深茶席美学讲师。